《絮》第三卷 第五章 九里山避难(六)

银珠走后,刘老四心里如针扎一样的疼痛,因为他现在感到精神上非常孤独,好像再多的风情也代替不了子女的温馨。银珠是他最亲的小女儿,他不愿让她离去,然而,女儿却是毫不留恋地走了,致使他难受万分,颓丧地躺在床上。
这时四姨太六婶看出主子的烦恼,便好声好气地走到床边劝说:“四哥呀!闺女们出过门就不是家里的人了,你还这么难过干啥?”
刘老四一听,不顾妻妾的情面,没好气地大声怒骂道:“你这个破嘴鸟鸦,给我滚!滚得远远的!”
这位新妾宠儿,哪能受得了这样呼叫的辱骂,便哭着回娘家了。
四姨太赌气回到娘家,还没住上三天便高高兴兴地回来了,这是出乎刘老四的意料,按他想还不住上个月儿四十等着接她才回来。四姨太进到屋里见到刘老四后对前事一句不提,很平气、很温和地说:“四哥呀!自四嫂去世后,几个娃子都不在你身边,我知道你心里很不好受,我也体贴你不够,咱俩都互相包涵着些,互相理解,这日子就好过了。尤其是自己要想得开,娃子们大了总是要走的。再者,就是自己要想办法,使身边热闹点儿、有亲人,这心里就会踏实好受了。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到沙山村把咱放在那里的娃子抱回来,对家人就说是要人家的,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列为刘家子孙,你百年以后我也有个靠山了。把娃子领过来你跟前就又有了亲骨肉,每天看着心情就会好受多了,慢慢的把那些大娃子们丢丢,就不那么难过了。再说,把自己的亲骨肉扔掉,想起心里总不是味,你说是不?还是把咱娃子找回来吧!”
刘老四低着头想了一会儿说:“你讲得也是个理,按现在的情况,再抱回来也是可以的,只是那娃子在世不在世还是两回事,因为我嘱咐过沙老头干脆溺死算了。”
“四哥老爷,你放心吧,我从他们家临走时哭着求他们老俩口子无论如何也要自己抚养或者是另送人家。”
“那你就赶快去看看吧!我也不能出面。”
腊月二十七,六婶子四姨太高高兴兴、风风火火地跑到了沙老汉家,她问娃子送给了谁家,老俩口都发愣地说:“不是你让人抱走的吗?来人说是你表妹呀!就抱走将近一年了。”
四姨太惊奇地说:“我哪有个表妹呀?”
沙老太说:“她说她姓孙,说你是跟你丈夫生气才到外边来生娃子的。”
“沙大娘,那女子长得是什么模样?有多大岁数?”
“哎!我也说不清,反正挺俊的,穿的衣裳很合体,约有二十岁上下的样子。”
四姨太皱着眉头说:“那是谁呢?我家没有这样的人呀!你们看见她往哪个方向走了?”
沙老汉很难为情地说:“这,我们可没有注意到。”
四姨太失望得心碎地哭着说:“我的上天啊!我这命咋这么不好呢?大伯、大娘,你们就帮我问问、找找吧!”
两个老人非常为难地说:“这到哪儿去问?去找呢?这么大个天下!”
四姨太无奈说:“我走了,如果有一点消息,大伯就去刘府给刘四爷说一声,一定会重重给赏钱的。”
四姨太回到刘府后,夜里睡觉时就跟刘老四哭啊闹啊,哭闹得死去活来,要让刘老四赔她的娃子。刘老四急了说:“想嫁你就走,愿意和谁生娃子你就去生!反正我现在是不能让你生了,再生,我这大娃子们就更不会回来了,你就没有看得出来银珠现在对你、对我是个啥样子?我孙子都那么大了,没办法再要了,你愿怎么就怎么!”刘老四用话堵塞了四姨太,她也没什么法子了,老老实实的不吭不闹了。
冬去春来,刘银珠看到谭庄园里桃花盛开,不禁油然地思念起母亲而落泪。同时,也格外想念曹尚德,曹尚德自去年九月把她姐妹俩送到谭庄园离去后,就再没有与他见过面,但尚德不断地把县城和蒲山姫一军原在的团部情况派人传递给她们,这有一个月没人来送信了,心里很是着急,闷闷不乐。这天,她从庄园走出,登上高山,在万石丛草、千树百花的山巍上,极目远跳,心潮澎湃,有诗云:
山高高,
泪滴滴!
痛心悲凄。
低头雾,
抬头云,
浩瀚长空吾一人。
高山巍,
峰涧陡,
凌空架起峪长风!
刘银珠不知是孤哀,还是豪迈,久久地站立山头,云天、云雾、云山、云情的驰骋思绪……